诗词原文
旅夜思乡
唐·刘沧
时沽市酒借余景,屡宿官邮悲故乡。
寒月皎皎映窗牖,秋风萧萧吹衣裳。
孤灯寂寂人难寐,远路迢迢梦易长。
归期遥遥何时定,望断天涯泪沾裳。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的诗作多抒发旅途愁思与人生感慨,风格清丽婉约,情感真挚深沉,虽然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不算特别突出,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仍被后人所传颂。
译文
时常在黄昏时分买酒来借以消磨时光,多次夜宿在官办的驿站里,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悲伤,寒冷的月光皎洁地映照在窗户上,秋风萧瑟地吹拂着衣裳,孤独的灯火下,人难以入眠,遥远的路途让人在梦中也感到漫长,回家的日期遥遥无期,何时能定?只能望着天边,泪水沾湿了衣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联“时沽市酒借余景,屡宿官邮悲故乡”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通过买酒消愁和夜宿驿站来表达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寒月、秋风、孤灯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凄凉与孤独,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归期无望的无奈与悲伤。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真挚,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寒月、秋风、孤灯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诗人在用词上也十分讲究,如“皎皎”、“萧萧”、“寂寂”等叠词的运用,使得诗歌的节奏更加和谐,情感更加浓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刘沧在仕途不顺或游历四方时所作,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墨客为了生计或仕途而四处奔波,刘沧作为其中的一员,也经历了许多艰辛与挫折,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这种情感在唐代晚期许多诗人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文人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