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思
唐·李商隐
碧梧幕府自秋色,白雁辽天多苦吟。
寒日暮云平野阔,西风黄叶满山林。
边烽遥映千重嶂,海色遥连万里心。
欲问归期何处是,高楼极目泪沾襟。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根据关键词进行创作及解析,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碧绿的梧桐树下幕府中自是一片秋色,白色的雁群在辽阔的天空中苦苦哀鸣,寒冷的太阳与傍晚的云彩映衬着广阔的平原,西风吹落黄叶,遍布山林,边疆的烽火在重重山峦间遥相辉映,海天一色,遥连着万里之外的思绪,想要询问归期究竟在何处,登上高楼极目远眺,泪水沾湿了衣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幕府中的萧瑟景象,以及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首联通过“碧梧”与“白雁”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秋日特有的凄清氛围,颔联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荒凉与萧瑟,寒日、暮云、平野、西风、黄叶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秋日山林图,颈联则转向对边疆烽火和海天一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与思念,尾联以问句和泪湿衣襟的形象,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归期的渴望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巧妙地将秋日景象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氛围,在表达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比、象征、借景抒情等,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而深刻,诗歌的语言优美流畅,节奏明快,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远离家乡之时,面对秋日的萧瑟景象,诗人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亲人和自己的坎坷经历,他挥毫泼墨,将内心的情感化作一首深情的秋思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秋日景象的感慨,更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