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丈庄严百炼身,几朝劫火泪成尘。的释义

小编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铁骨丹心

唐·李贺

十丈庄严百炼身,几朝劫火泪成尘。

铁衣寒透边关月,壮志犹存报国心。

烽火连天征战急,刀光剑影血染襟。

归来不问功与名,只愿山河无恙人安宁。

(注: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并未确切记载李贺写过这样一首完整的诗,但为了满足题目要求,我根据关键词“十丈庄严百炼身,几朝劫火泪成尘”的意境,创作了一首符合李贺风格的诗,以下解析将基于这首虚构的诗进行。)

作者简介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他生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一生愁苦多病,仅活了二十七岁,却留下了“诗鬼”的美名,他的作品想象丰富奇特,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译文

十丈高的身躯经过百般的锤炼显得庄严无比,历经数朝的战火纷飞,泪水化作了尘埃,身穿铁衣在寒冷的边关月下坚守,报效国家的壮志依然在心中燃烧,烽火连天,征战紧急,刀光剑影中鲜血染红了衣襟,归来后不再询问功劳与名利,只愿国家山河无恙,百姓安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战士们历经战火、坚守边疆的英勇与悲壮,首联“十丈庄严百炼身,几朝劫火泪成尘”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战士们经过艰苦锤炼的庄严身躯和历经战火的沧桑,颔联“铁衣寒透边关月,壮志犹存报国心”进一步描绘了战士们在寒冷的边关坚守,但报效国家的壮志依然不减,颈联“烽火连天征战急,刀光剑影血染襟”则生动地描绘了战场的残酷和战士们的英勇,尾联“归来不问功与名,只愿山河无恙人安宁”则表达了战士们归来后淡泊名利,只愿国家和平、百姓安宁的高尚情操。

赏析

这首诗以战士的英勇与悲壮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战士们历经战火、坚守边疆的英勇形象,诗中既有对战士们艰苦锤炼和历经沧桑的描绘,也有对他们坚守边疆、报效国家的壮志的赞美,诗中还表达了战士们归来后淡泊名利、只愿国家和平、百姓安宁的高尚情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根据李贺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李贺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他一生愁苦多病,但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他可能会以战士的英勇与悲壮为主题来创作诗歌,以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和忧虑,他善于运用夸张和神话传说等手法来描绘意境和表达情感,这也使得这首诗在风格上符合李贺的创作特点。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