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分江湖中绪断,天心月到澄潭影。的解释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泊澄潭

唐·贾岛

无分江湖中绪断,天心月到澄潭影。

孤舟夜泊寒灯暗,芦荻萧萧风露冷。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一作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译文

江湖中的思绪无法分辨,已然断绝,天空中明亮的月亮倒映在清澈的潭水中,孤独的小船在夜晚停泊,寒灯昏暗,芦苇在风中萧萧作响,风露寒冷。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泊澄潭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无分江湖中绪断”表达了诗人在江湖漂泊中思绪纷乱,难以分辨,最终断绝的情感,次句“天心月到澄潭影”则通过明亮的月亮倒映在清澈的潭水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意境,后两句“孤舟夜泊寒灯暗,芦荻萧萧风露冷”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夜泊时的孤寂与寒冷,增强了整首诗的悲凉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通过描绘夜泊澄潭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迷茫,首句“无分江湖中绪断”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思绪纷乱,难以分辨,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次句“天心月到澄潭影”则以景写情,通过明亮的月亮倒映在清澈的潭水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意境,与诗人的内心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孤寂与迷茫,后两句“孤舟夜泊寒灯暗,芦荻萧萧风露冷”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强化了整首诗的悲凉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贾岛的生平经历有关,贾岛一生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晚年更是被贬为长江主簿,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夜泊澄潭,面对江湖的漂泊与人生的无常,内心充满了孤寂与迷茫,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夜泊时的所见所感,他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