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文珦
懒心惟怕游城市,非向交亲故作疏。
林鸟唤回幽梦断,溪云送过乱峰居。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检旧书。
门外不知春几许,满庭芳草自绿芜。
作者简介
释文珦,南宋末年至元初的僧人、诗人,他生于乱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寺庙中度过,以诗为伴,以禅为友,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世俗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释文珦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无华,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我这颗懒散的心最怕游走在繁华的城市,并非故意要与亲朋好友疏远,林中的鸟儿将我从幽深的梦境中唤醒,溪边的云朵飘过,映衬着我居住的群山环绕之地,闲暇时,我会在石上静静地观赏流水,兴致来时,便在花间翻阅旧书,门外不知春天已过去多久,只见满庭的芳草自行生长,一片绿意盎然。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山居生活,表达了他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首联直接点明主题,诗人因懒散而害怕城市生活,并非故意疏远亲友,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山林中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日常活动,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尾联以满庭芳草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生生不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画卷,诗人通过对比城市与山林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宁静的热爱,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林鸟、溪云、流水、花间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日常活动,如观流水、检旧书等,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释文珦生活在南宋末年至元初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他作为一位僧人,选择了远离尘嚣的山林生活,以诗为伴,以禅为友,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生活中,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自己的山居生活,诗人表达了对和平与宁静的渴望,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