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雨东园去荷锄,归庵却展读残书。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明 · 释文珦

趁雨东园去荷锄,归庵却展读残书。

半窗明月林阴外,一室清风几席初。

野老村居无别事,道人心事只如如。

年来渐觉尘缘浅,欲问禅机学住山。

作者简介

释文珦,字潜昭,自号无文道人,南宋末至元初时期的僧人、诗人,他生于乱世,一生未曾出仕,而是选择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其作品多反映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释文珦的诗歌在当时颇有影响,被后人誉为“山林诗人”的代表之一。

译文

趁着雨后湿润,我前往东园挥动锄头劳作,归来后,在庵中展开那本未读完的旧书,窗外,半轮明月挂在林荫之外,室内,清风初拂,吹过几案与坐席,我作为一个山野老人,在这村居中并无其他杂事,道人的心境只追求一种宁静淡泊、无欲无求的状态,近年来,我愈发觉得世俗的牵绊越来越浅,想要探寻禅机,学习在山林中安住。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后劳作归来,于庵中读书、享受清风明月的宁静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禅理的追求。

赏析

首联“趁雨东园去荷锄,归庵却展读残书”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诗人日常生活的两个场景:雨后劳作与归庵读书,展现了诗人既勤劳又好学的形象,颔联“半窗明月林阴外,一室清风几席初”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颈联“野老村居无别事,道人心事只如如”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作为山野老人的身份和心境,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淡泊和对禅理的执着追求,尾联“年来渐觉尘缘浅,欲问禅机学住山”则点明了诗人近年来对世俗生活的逐渐疏离和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希望通过学习禅机来深化自己的修行。

创作背景

释文珦生活在南宋末年至元初这一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他选择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禅理的深刻体悟,通过描绘雨后劳作、归庵读书、享受清风明月等场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禅理的执着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世俗纷扰的淡泊和超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