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寄令狐郎中
唐·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君吟杜甫秋兴诗,我叹高适燕歌苦。
江湖不是无来雁,只惯平生作报书。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生活在公元813年至858年之间,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政治寓意,表现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作者简介
李商隐自幼聪颖,文思敏捷,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他的仕途并不顺畅,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幕府中度过,未能实现其政治抱负,他的诗作在当时就广受赞誉,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远离嵩山和秦地的树木,我们已经分别很久了,我收到了你远道寄来的书信,就像那迢迢万里的双鲤传书一样珍贵,请不要再问我这个梁园旧客的情况了,我现在就像病中的司马相如一样,在茂陵的秋雨中孤独地生活着,你吟诵着杜甫的《秋兴》诗,感叹着高适的《燕歌行》中的苦难,江湖上并不是没有来往的鸿雁,只是我习惯了用书信来回报你的深情厚谊。
释义
这首诗是李商隐写给令狐绹(令狐楚之子,曾任中书舍人,故称“郎中”)的,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身处困境的无奈和感慨,首联写离别之久和书信之珍贵;颔联以司马相如自比,暗示自己的困顿和失意;颈联借杜甫和高适的诗作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尾联则回应了首联,强调了书信在两人友谊中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书信这一细节来展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比喻,如“双鲤传书”、“梁园旧客”、“茂陵秋雨病相如”等,既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又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而深沉,尾联“江湖不是无来雁,只惯平生作报书”更是点睛之笔,既回应了前文,又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坚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与令狐绹的交往也时断时续,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收到了令狐绹的书信,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回应,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感激之情,也透露出了自己身处逆境的无奈和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商隐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