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城南十六曲中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且到长安游骋望,须知春色倍还人。
自惭衰病独随俗,醉逐游人月下还。
谁谓吾徒犹爱日,行年七十不知老。
(注:此诗为节选,原诗较长,此处仅选取了与关键词相关的部分。)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以载道”和“文道合一”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我自觉年老体衰又生病,却只能无奈地随波逐流,随着游人在月光下醉醺醺地归来。
释义
“自惭衰病独随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疾病缠身的无奈与自嘲,同时也透露出他不得不顺应世俗、融入人群的孤独感。“醉逐游人月下还”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随着游人醉醺醺地归来的场景,既表现了诗人的放浪不羁,也隐含了他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与无奈。
赏析
这句诗以自嘲的口吻,展现了诗人韩愈在面对衰老与疾病时的复杂心境,他既感到无奈与孤独,又不得不顺应世俗,与游人一同在月光下醉归,这种矛盾与挣扎,使得诗句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诗人通过描绘月光下的归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波动与挣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韩愈在游览长安城南时所作,当时,韩愈已步入晚年,身体逐渐衰弱,疾病也时常困扰着他,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时常外出游览,在这首诗中,他既表达了自己对衰老与疾病的无奈与自嘲,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与感悟。
这句诗不仅展现了韩愈在面对衰老与疾病时的复杂心境,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文学家的深刻思考与独特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韩愈的内心世界与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