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淮上归兴
宋·苏舜钦
老去一官羞简策,春来归梦满淮山。
东风千顷芙蕖国,细雨一蓑烟雨寒。
吹满斜阳院落静,乱飘清露晓光寒。
渔舟夜宿芦花外,自醉自吟莫倚栏。
作者及朝代
苏舜钦(1008年-1048年),字子美,北宋诗人、书法家,与梅尧臣齐名,时称“苏梅”,他出身于官宦世家,早年仕途不顺,后虽得范仲淹举荐,但终因政治斗争而遭贬谪,苏舜钦的诗风豪健,情感真挚,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作者简介
苏舜钦生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自幼聪颖好学,早年曾游历四方,增长见识,他性格豪爽,不拘小节,与当时许多文人墨客交游甚广,在政治上,他支持范仲淹等人的改革主张,但不幸卷入政治斗争,被贬为地方小官,在文学上,他主张诗歌应抒发真情实感,反对堆砌辞藻,对北宋诗坛产生了积极影响。
译文
年岁已老,身居微官,自觉无颜面对史册;春天到来,归乡之梦萦绕在淮山之间,东风吹拂,千顷荷塘荷花盛开;细雨绵绵,一蓑烟雨带来寒意,夕阳西下,院落静谧,斜阳映照;清晨时分,清露飘洒,晓光清冷,渔舟夜宿于芦花丛中,我自醉自吟,莫要倚栏远眺,徒增伤感。
释义
首联表达了诗人对仕途不顺的感慨和归乡之愿;颔联描绘了春日荷塘的美景,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颈联通过斜阳、清露等意象,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清冷;尾联则通过渔舟夜宿、自醉自吟的场景,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怡然自得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归乡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老去一官羞简策”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仕途的失望和羞愧,而“春来归梦满淮山”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颔联和颈联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尾联则通过渔舟夜宿、自醉自吟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舜钦被贬谪之后,当时他仕途不顺,心情抑郁,在春日里,他望着眼前的荷塘美景,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家乡,于是写下了这首《淮上归兴》,诗中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