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醉后狂歌(节选)
(注:此句“醉后不知明月上,狂歌直到夜深回”并非直接出自白居易的完整诗作,而是后人根据白居易及其他诗人的风格与意境,融合创作出的意境句,为符合题目要求,以下解析将基于这句意境句进行构建与联想。)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基于“醉后不知明月上,狂歌直到夜深回”的意境句)
醉意朦胧之后,全然不知明月已悄然升起;我放肆地高歌,直到深夜才踉跄而归。
释义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诗人醉后忘情、放浪形骸的画面,在酒精的作用下,诗人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以至于不知道明月已经升起;他尽情高歌,表达内心的情感与自由,直到深夜才结束这场狂欢,独自回家。
赏析
这句诗以其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醉后的不羁与自由,通过“不知明月上”与“狂歌直到夜深回”的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世俗束缚的挣脱,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与放纵的生活态度,这句诗也体现了白居易诗歌中常见的自然意象与人生哲理的融合,使人在感受诗人情感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创作背景
虽然“醉后不知明月上,狂歌直到夜深回”并非直接出自白居易的某首具体诗作,但我们可以从白居易的生平与创作风格中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白居易一生历经坎坷,既有仕途的得意,也有贬谪的失意,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会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与压力,这句诗所表达的醉后狂歌,或许正是他在某个失意或压抑的时刻,通过酒精来暂时忘却烦恼,释放内心压抑的情感与追求自由的一种体现,这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普遍追求个性自由、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虽然这句诗并非白居易的直接作品,但通过分析其意境、风格与白居易的生平创作,我们依然能够领略到唐代诗歌的魅力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