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思乡
唐·韦庄
乡关烟水三千里,客舍星霜一再周。
尘满旧貂裘,人瘦带频收。
泪盈襟袖倚危楼,望断天涯路。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乱江南,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任前蜀宰相,谥号“文靖”,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为“花间派”重要词人,所作词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家乡远在烟波浩渺的三千里之外,客居他乡已经度过了两个年头,身上的旧貂裘已经沾满了尘土,人也因为思念家乡而日渐消瘦,衣带都松了好几圈,我独自倚靠在高楼之上,泪水沾满了衣襟和衣袖,望着遥远的天边,期盼着能够望见家乡的方向。
释义
“乡关烟水三千里”描绘了诗人与家乡之间隔着千山万水,距离遥远;“客舍星霜一再周”则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的时间之长,已经度过了两个年头(星霜,指岁月,一年为一星霜),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身上的衣物因久未更换而沾满尘土,人也因思念家乡而日渐消瘦,最后以倚楼望远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句“乡关烟水三千里”以烟波浩渺的江水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家乡之间的遥远距离,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无助的氛围,次句“客舍星霜一再周”则通过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的艰辛与无奈,后两句通过描绘诗人的形象与动作,进一步加深了思乡之情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情感真挚,动人心弦。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韦庄本人也因战乱而多次流离失所,饱尝思乡之苦,这首诗正是他在异乡漂泊时,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与无尽眷恋的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在乱世中的孤独与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普遍情感与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