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思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珠履三千安在哉,满山叶落西风扫。
寒烟衰草迷远道,落日孤城闭清晓。
故国山河千里远,异乡人事几多遥。
愁肠百结难消解,独倚危栏听暮箫。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寓意深远,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昔日繁华的珠履三千今何在?只见满山的落叶被西风无情地扫落,寒冷的烟雾笼罩着衰败的草丛,迷蒙了远方的道路;落日的余晖映照着孤独的城池,清晨的城门紧闭着,故乡的山河远在千里之外,异乡的人事又如此遥远陌生,心中的愁绪如同百结之绳,难以解开;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聆听着傍晚时分传来的箫声。
释义
首句“珠履三千安在哉”借用了古代富贵人家宾客满座的典故,暗指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次句“满山叶落西风扫”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寒烟、衰草、落日、孤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意境,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异乡人事的陌生感,以及内心难以消解的愁绪。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孤寂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又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凄凉进行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诗人还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将自己的愁绪寄托在寒烟、衰草、落日等自然景象之中,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感人。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故乡和亲人,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思乡之情,诗人也感慨于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对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凄凉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