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琵琶行
唐·白居易
不用风前折杨柳,琵琶弹出灞陵秋。
青衫泪湿浔阳月,白发人愁古渡头。
一曲哀弦思旧友,几回掩泣忆离愁。
长安城外寒光转,此夜谁人共倚楼。
注:“不用风前折杨柳,琵琶弹出灞陵秋”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白居易原版的《琵琶行》,而是根据《琵琶行》的意境和风格,为解析需要而构想的一段诗句,用以体现琵琶音乐与离愁别绪的交融,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结合白居易的生平及《琵琶行》的背景进行阐述。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的讽喻诗,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译文
不必在风前折下杨柳枝以寄托离情,琵琶的弦音已经弹出了灞陵深秋的哀愁,身着青衫的我,在浔阳的月光下泪水沾湿了衣襟,满头白发的老人,在古渡口边满心忧愁,一曲哀怨的琵琶弦音让人思念起旧日的朋友,多少次掩面哭泣,回忆起离别的哀愁,长安城外,寒光流转,这漫漫长夜,又有谁能与我一同倚楼远眺,共诉衷肠?
释义
这两句诗通过琵琶音乐与灞陵秋景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慨,灞陵是古代长安城外的一处送别之地,杨柳则是古代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但诗人在此处却言“不用风前折杨柳”,强调琵琶的音乐已经足以传达出离别的哀愁,展现了音乐超越物质意象的情感表达力。
赏析
这两句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白居易诗歌中常见的现实主义风格,诗人通过琵琶音乐与灞陵秋景的交融,巧妙地传达了离别之苦与人生之哀,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创作背景
虽然这两句诗并非直接出自白居易的某篇具体作品,但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对白居易《琵琶行》意境的一种延伸和再创作。《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通过讲述一位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和技艺精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这两句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视为对《琵琶行》主题和情感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旨在通过琵琶音乐与离愁别绪的交融,展现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