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每羡山民乐,独享天边早晚霞。出自哪首诗?

风云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乐

朝代:清代

作者:李锴

山居闲散远尘嚣,竹舍松窗映碧霄。

人来每羡山民乐,独享天边早晚霞。

清风拂面心神爽,明月照窗梦境遥。

不问世间纷扰事,此中真意自逍遥。

作者简介

李锴,清代文学家、诗人,生于康熙年间,字铁君,号鷇音,辽宁铁岭人,他一生淡泊名利,好游历名山大川,晚年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李锴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其作品在清代文坛上颇有影响。

译文

居住在山中,远离尘世的喧嚣,竹制的房屋和松树的窗户映衬着碧蓝的天空,每当有人来访,总是羡慕山民们的快乐生活,因为他们能够独自欣赏天边早晚的霞光,清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明月照耀着窗户,梦境也变得遥远而美好,不关心世间的纷扰之事,在这山林之中,自然能体会到真正的逍遥自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闲适生活,通过竹舍、松窗、清风、明月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诗人通过“人来每羡山民乐”一句,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自豪,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而“独享天边早晚霞”则进一步强调了山居生活的美好和独特。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中的自然美景和闲适生活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诗中“人来每羡山民乐”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自豪,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独享天边早晚霞”则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意境,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锴晚年隐居山林之时,在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后,李锴逐渐对世俗生活产生了厌倦之情,转而向往一种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美好和独特,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通过这首诗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