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别董大二首·其一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君马玄黄我马白,我往日南君漠北。
作者及朝代
作者: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朝时期大臣、边塞诗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之一,与岑参并称“高岑”,他的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早年曾游历长安,后长期从军边塞,担任过多个地方的官职,晚年仕途较为坎坷,他的边塞诗不仅描绘了边疆的壮丽风光,还深刻反映了士兵们的艰苦生活和豪情壮志。
译文
你的马匹因长途跋涉而毛色发黄,我的马匹也已变得苍白,你即将前往北方的荒漠之地,而我则要南下远方。
释义
“君马玄黄我马白”描述了两人分别时马匹的状态,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长途跋涉的疲惫。“我往日南君漠北”则直接点明了两人即将分别前往的不同方向,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
赏析
这首诗是高适送别友人董大时所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前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烘托出离别的氛围;后两句则直接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君马玄黄我马白”一句,以马匹的状态隐喻了旅途的艰辛和岁月的流逝,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送别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高适早年游历或从军期间,当时,他与董大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但由于种种原因,两人不得不分别,在分别之际,高适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祝愿,董大是当时的著名琴师,与高适有着共同的文学和音乐爱好,两人的友谊因此更加深厚,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之作,也是高适个人情感和人生经历的写照。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君马玄黄我马白,我往日南君漠北”这两句诗在流传过程中常被单独引用或与其他诗句组合使用,但它们实际上是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中的一部分,为了完整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需要将其放在整首诗的背景和语境中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