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事神仙难免俗,也同儿女赋桃夭?的释义

生辉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桃花夫人庙

唐·杜牧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别解(含关键词“底事神仙难免俗,也同儿女赋桃夭?”意境融合)

(注:此别解为基于原诗意境的创造性延伸,非杜牧原句)

底事神仙难免俗,也同儿女赋桃夭?

细腰宫里春光好,桃色依依映碧霄。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出身京兆杜氏,为宰相杜佑之孙,杜牧性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他的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文学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强调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

译文

(原诗译文)

细腰宫里桃花初绽,她默默无言地度过了多少个春天,息妫(桃花夫人)到底因何缘故导致息国灭亡?想想那为了爱情而毅然坠楼的金谷园绿珠,真是令人叹息不已。

(别解译文)

为何神仙也难以逃脱世俗的牵绊,竟也如同凡间儿女般吟咏桃花的娇艳?在那细腰宫里,春光正好,桃花依依,映照着碧蓝的天空。

释义

细腰宫:指息妫(桃花夫人)所居的息国宫殿,因息妫腰细而名。

露桃新:指春天里新开的桃花。

脉脉无言:形容息妫沉默不语,内心深藏着复杂的情感。

息亡:指息国因息妫被楚文王掳走而灭亡。

金谷坠楼人:指西晋富豪石崇的宠妾绿珠,因石崇被赵王伦所害而跳楼殉情。

赏析

杜牧的这首诗以桃花夫人为题,通过描绘细腰宫中的桃花和息妫的沉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和对女性命运的同情,诗中“底事神仙难免俗,也同儿女赋桃夭?”的别解意境,更是将神仙与凡人相对照,突出了情感的普遍性和复杂性,桃花作为爱情的象征,既展现了息妫的美丽与哀愁,也反映了杜牧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杜牧在游历过程中,经过桃花夫人庙,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他通过对桃花夫人故事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对历史、爱情和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杜牧也借古讽今,对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进行了隐晦的批评和讽刺,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牧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