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比赵州参我法,南泉翻愧鬓毛斑。出自哪首诗?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南泉禅师

唐·白居易

师住稽亭高处寺,斜廊曲室暝云间。

向比赵州参我法,南泉翻愧鬓毛斑。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友情、人生的深刻感悟。

译文

您(南泉禅师)居住在稽亭高处的寺庙里,那斜廊曲室掩映在云雾之间,相比起当年赵州和尚向我请教佛法,如今我反而觉得在您面前,自己的鬓发已经斑白,感到惭愧。

释义

这首诗是白居易赠给南泉禅师的,诗中描述了南泉禅师所居寺庙的幽静环境,并通过与赵州和尚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在佛法修行上的谦逊和感慨,赵州和尚是禅宗的一位高僧,白居易在这里用赵州和尚来衬托南泉禅师的修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首句“师住稽亭高处寺,斜廊曲室暝云间”描绘了南泉禅师所居寺庙的幽静环境,为全诗奠定了宁静淡泊的基调,次句“向比赵州参我法,南泉翻愧鬓毛斑”则通过对比和感慨,表达了白居易对南泉禅师的敬仰和自己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整首诗既体现了白居易对佛法的深刻领悟,又展现了他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与南泉禅师的交往有关,白居易一生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他常常与禅师们交流佛法,探讨人生,南泉禅师作为禅宗的一位高僧,其修为和见解自然引起了白居易的关注和敬仰,在这首诗中,白居易通过对比和感慨,表达了自己对南泉禅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佛法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白居易的文学才华和禅宗思想,还反映了唐代文人与佛教禅师的交往和相互影响。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