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宋·欧阳修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附:次韵句
长孺祇应留禁闼,安仁未拟赋閒居。
他年若访扬州路,会向平山忆老夫。
作者及朝代
作者:欧阳修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他亦擅长诗词,其词与晏殊齐名,并称“晏欧”,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译文
(主要部分)
平山堂的栏杆外是晴朗的天空,远山似隐似现,若有若无,我在堂前亲手栽种的那棵柳树啊,离别它已经好几个春天了。
(次韵句)
像长孺那样的人才只应留在朝廷里,安仁(潘岳)那样的人还未打算写闲居的文章,将来有一天你若是访问扬州,一定会到平山堂来怀念我这个老头子的。
释义
“长孺祇应留禁闼,安仁未拟赋閒居”两句,是欧阳修以友人刘敞(字原甫,此处以汉代名臣张释之的字“长孺”相比)和刘桢(字公干,此处以晋代文学家潘岳的字“安仁”相比)的才华,认为刘敞应该留在朝廷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应像潘岳那样写闲居的文章,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和对其未来仕途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词是欧阳修送别友人刘敞出任扬州知州时所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上片描绘了平山堂的壮丽景色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下片则通过赞美友人的才华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期待,次韵句更是以历史典故比喻友人,既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认可,又寄托了对友人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友情的抒发,是一首情感与景物交融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欧阳修与刘敞同为朝廷官员,友情深厚,刘敞即将出任扬州知州,欧阳修为了送别友人,写下了这首词,词中既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又寄托了对友人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展现了欧阳修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