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邪恶难胜正,凡事三思胆识兼。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正义

宋·李纲

从来邪恶难胜正,凡事三思胆识兼。

剑指苍穹明日月,心怀天地定江山。

忠奸自古分明在,义利从来辨易难。

莫道人间无正道,浩然正气满尘寰。

作者简介

李纲,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邵武(今属福建),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今属江苏),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进士及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任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后,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绍兴十年(1140年)正月十五日,病逝于鄂州,享年五十八岁,后赠少师,谥号“忠定”。

译文

自古以来,邪恶的力量总是难以战胜正义,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深思熟虑,既要有胆量又要有见识,手中的剑指向天空,可以照亮日月,心中装着天地,就能安定江山,忠奸自古以来就分明存在,道义与利益从来就容易分辨,不要说人间没有正道,浩然正气充满了整个世界。

释义

这首诗强调了正义的力量和人的品德修养,首联指出邪恶永远无法战胜正义,做事需要深思熟虑和胆识兼备,颔联通过剑指苍穹和心怀天地的意象,表达了坚定的信念和广阔的胸怀,颈联则进一步阐述了忠奸分明、道义易辨的道理,尾联则总结全诗,强调浩然正气充满人间,正义终将胜利。

赏析

这首诗以正义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作者对正义力量的坚定信念和对人间正道的追求,诗中“从来邪恶难胜正”一句,直接点明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对立关系,强调了正义的力量是无穷的。“凡事三思胆识兼”一句,则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需要深思熟虑、勇敢果断。

颔联和颈联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进一步阐述了正义的内涵和价值,剑指苍穹、心怀天地等意象,不仅表达了作者的坚定信念和广阔胸怀,也展现了正义力量的伟大和崇高,而忠奸分明、道义易辨等对比手法,则强调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界限是清晰的,人们应该坚守正道、远离邪恶。

尾联则总结全诗,以浩然正气充满人间作为结尾,既强调了正义力量的伟大和普遍存在,也寄托了作者对人间正道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纲仕途坎坷、屡遭贬谪的时期,面对朝廷的腐败和投降派的排挤,李纲深感正义难伸、邪恶横行,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对正义力量的坚定信念和对人间正道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纲作为一位抗金名臣和民族英雄的崇高精神和坚定意志,在逆境中,他依然坚守正道、不屈不挠,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终身。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