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骨从来不受羁,蹉跎真愧烛几迟。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叹马

唐·李贺

骏骨从来不受羁,蹉跎真愧烛几迟。

空庭夜雨生青草,寒蛩秋壁思鸣悲。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其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常描绘出幽奇冷峭的意境,表达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译文

骏马的骨骼天生就不受束缚,如今虚度光阴真觉得愧对那即将燃尽的烛光,空旷的庭院里夜雨绵绵,滋生了青草,秋夜里的寒蝉在墙壁上悲鸣,让人思绪万千。

释义

“骏骨从来不受羁”描绘了骏马天生自由不羁的特质,象征着有才华的人不愿受世俗的束缚。“蹉跎真愧烛几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虚度光阴、未能充分施展才华的愧疚之情,以即将燃尽的烛光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空庭夜雨生青草,寒蛩秋壁思鸣悲”则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悲凉。

赏析

这首诗以马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遗憾和愧疚,首句“骏骨从来不受羁”直接点出主题,突出了骏马的自由不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向往,次句“蹉跎真愧烛几迟”则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视和对虚度光阴的愧疚,后两句“空庭夜雨生青草,寒蛩秋壁思鸣悲”则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悲凉,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复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贺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李贺虽然才华横溢,但一生仕途坎坷,未能得到重用,这首诗通过以马为喻,表达了他对自己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遗憾和愧疚,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生境遇的无奈感慨,在诗中,李贺通过描绘骏马的自由不羁和秋夜的孤寂悲凉,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悲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