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仰望婆娑影,一日坐对连蜷枝。的解释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古松吟

唐·李绅

平生仰望婆娑影,一日坐对连蜷枝。

叶落纷纷如彩翦,干挺苍苍似铁衣。

岁寒只许梅为友,风籁常教竹伴归。

独爱此君心不改,岁华虽改意难移。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绅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绅,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公垂,无锡(今属江苏)人,他早年家境贫寒,曾游历四方,饱尝人间冷暖,元和元年(806年)进士及第,后历任校书郎、国子助教等职,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尤其擅长乐府诗和古风,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李绅还是一位关心民间疾苦、敢于直言进谏的官员,曾任淮南节度使、宰相等职,为唐朝的繁荣稳定做出了贡献。

译文

我一生都在仰望那婆娑多姿的古松影,有一天终于有机会坐下来细细观赏它那弯曲的枝条,树叶纷纷飘落如同彩色的剪纸,树干挺拔苍翠仿佛穿着铁衣的战士,在寒冷的季节里,只有梅花能与它成为朋友,风声中常常有竹子陪伴它归来,我唯独喜爱这古松的心志不曾改变,即使岁月流转,我的情意也难以转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松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高洁自守品格的赞美和向往,诗中“婆娑影”和“连蜷枝”描绘了古松的姿态之美,“叶落纷纷如彩翦”和“干挺苍苍似铁衣”则进一步突出了其坚韧不拔的品格,诗人以梅为友、竹为伴,进一步强调了古松的高洁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古松心志的敬仰和追随。

赏析

这首诗以古松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坚韧、高洁品格的赞美和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古松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同时也赋予了它深刻的象征意义,诗人通过古松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对美好品质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思想情感有关,李绅一生历经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品格和高洁自守的精神,古松作为他心中的象征,寄托了他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在创作这首诗时,诗人可能正处于人生的某个重要阶段,面临着种种挑战和考验,他通过描绘古松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坚韧不拔品格的赞美和追求,同时也激励自己不断前行、勇往直前。

是对这首古诗的全方位解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