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鸢争食雀争窠,独立池边风雪多。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池鹤二首·其一

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池鹤八绝句·其四

唐·白居易

乌鸢争食雀争窠,独立池边风雪多。

尽日无人看微雨,鸬鹚衔得小鱼过。

作者及朝代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

作者简介

白居易是唐代文学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池鹤八绝句·其四

乌鸦和老鹰争抢食物,麻雀为争夺巢穴而争斗,而我(池鹤)却独自站立在池边,经历了许多风雪,一整天都没有人来观赏这细雨蒙蒙的景象,只有鸬鹚衔着小鱼从水面掠过。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描绘了池鹤孤独而高洁的形象,乌鸢和麻雀的争食争巢,象征着世俗的喧嚣和争斗;而池鹤的独立风雪,则表现了它的清高和不屈,尽日无人观赏,只有鸬鹚相伴,进一步强调了池鹤的孤独和寂寞。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池鹤的高洁和孤独,通过对比乌鸢和麻雀的争食争巢,突出了池鹤的与众不同,诗中的“独立池边风雪多”一句,不仅描绘了池鹤所处的恶劣环境,也暗示了它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尽日无人观赏,只有鸬鹚相伴,更增添了池鹤的孤独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当时,他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心灰意冷,对世俗的喧嚣和争斗感到厌倦,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池鹤八绝句》,通过描绘池鹤的孤独和高洁,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晚年时期的心境和创作风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