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道体元无极,一点灵台自有官。出自哪首诗?

春秋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道体

朝代:宋代

作者:白玉蟾

百年道体元无极,一点灵台自有官。

万象丛中无拘束,三千功满赴瑶坛。

作者简介

白玉蟾(公元1194年—?),南宋道士、诗人、书画家,本名葛长庚,字如晦,一字白叟,号海琼子、云外子、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等,海南琼山(今属海南)人,祖籍福建闽清,白玉蟾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得其丹法,他游历四方,广交名士,诗词书画皆有所成,是南宋时期道教内丹派南宗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白玉蟾的诗词风格独特,融合了道家思想与个人情感,深受后世推崇。

译文

百年的修行之道原本没有极限,心灵深处自有主宰之官,在纷繁复杂的万象之中毫无拘束,待到三千功德圆满之时,便可飞升瑶坛仙境。

释义

“百年道体元无极”意指修道的历程漫长且无止境,强调道体的深远与广大;“一点灵台自有官”则是指人的心灵深处有主宰自我、洞察万物的能力,如同有官在治理一般。“万象丛中无拘束”表达了修行者超脱世俗束缚、自在无碍的境界;“三千功满赴瑶坛”则是对修行成果的期待,象征着功德圆满后飞升仙境的美好愿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白玉蟾对道教修行的深刻理解和追求,首句“百年道体元无极”直接点明了修道的漫长与艰难,同时也暗示了道体的无穷无尽,次句“一点灵台自有官”则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人的心灵比作官署,强调了内心的主宰作用,后两句则通过描绘修行者超脱世俗、功德圆满后的美好愿景,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白玉蟾一生致力于道教修行与传播,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对道教思想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修行的感悟,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修行过程中,对道教修行理念的一次深刻总结与表达,通过描绘修行的艰辛与美好愿景,白玉蟾旨在激励自己及同道中人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这首诗也体现了白玉蟾作为道教内丹派南宗代表人物的思想风貌和艺术风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