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感恩
唐·韦蟾
孤贱不遗房太尉,
艰危时荷柏中丞。
深恩未报惭为子,
浅薄不才羞杀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蟾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他的诗作以抒发个人情感、感恩戴德为主题,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韦蟾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唐代大家般声名显赫,但其作品在唐代诗坛上亦占有一席之地,尤其以表达感恩之情的诗作著称。
译文
在孤独贫贱时,我没有被房太尉遗忘;
在艰难危险时,柏中丞给予了我帮助。
我深感恩情未报,作为受恩之人感到惭愧;
自己才疏学浅,无以为报,真是羞愧难当。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两位恩人的深深感激之情,首句“孤贱不遗房太尉”指诗人在贫贱无助时,房太尉没有嫌弃他,反而给予了他关怀和帮助;次句“艰危时荷柏中丞”则指在艰难危险的时刻,柏中丞挺身而出,为诗人提供了支持和保护,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充分报答恩情的惭愧和自责,以及对自己才疏学浅的羞愧。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诗人对两位恩人的感激之情,首句和次句以“孤贱”与“艰危”相对,强调了诗人所处的困境和恩人的重要性;后两句则以“惭为子”和“羞杀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愧疚和自责,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恩情的珍视和感恩之心的强烈。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韦蟾在仕途上可能曾遭遇过挫折和困境,但在这些艰难时刻,他得到了房太尉和柏中丞的关怀和帮助,这些恩情让韦蟾深感铭记,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之间互相扶持、共同进退的深厚情谊。
韦蟾的《感恩》诗以其真挚的情感、质朴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恩情的珍视和感恩之心的强烈,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体现了唐代士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道德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