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雾欲生龙伯庙,洪涛先涌虎门关。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紫雾欲生龙伯庙,洪涛先涌虎门关。

海天东望无边际,山势西来第一关。

帆影遥连天际远,潮声直送海门寒。

登临壮观心澎湃,万里长风扫暮烟。

作者及朝代

此诗名为《虎门关壮观》,作者为明代诗人李时中,李时中,字景初,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生活在嘉靖年间,以诗文著称,尤善描绘山水景色,作品多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简介

李时中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他才华横溢,早年便以诗文名扬乡里,后入朝为官,但仕途并不顺畅,多次遭贬谪,在仕途失意之际,他更加寄情于山水之间,以诗酒自娱,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美景、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紫色的雾气仿佛要在龙伯庙前生成,汹涌的波涛先一步在虎门关前翻涌,向东眺望海天相接之处无边无际,西来的山势在此形成了第一道雄关,帆船的影子远远地连接着天边,潮水的声音直接送到了海门之畔,带来阵阵寒意,登临此地,眼前的壮观景象让人心潮澎湃,万里长风扫去了傍晚的烟雾。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虎门关的壮丽景色,通过紫雾、洪涛、海天、山势等自然元素,展现了虎门关的雄伟与险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豁达与豪迈的人生态度。

赏析

首联“紫雾欲生龙伯庙,洪涛先涌虎门关”以生动的意象开篇,既描绘了虎门关的自然环境,又赋予了其神秘与庄严的色彩,颔联“海天东望无边际,山势西来第一关”则进一步突出了虎门关的地理位置与战略意义,展现了其作为海防重镇的雄伟气势,颈联“帆影遥连天际远,潮声直送海门寒”通过帆影与潮声的描绘,将读者的视线与听觉引向远方,增强了诗歌的空间感与层次感,尾联“登临壮观心澎湃,万里长风扫暮烟”则以诗人的主观感受作结,表达了登临虎门关时的激动心情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时中被贬谪期间,在一次游历中,他来到了虎门关,被眼前的壮丽景色所震撼,遂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诗中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仕途失意的感慨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描绘虎门关的壮观景象,诗人展现了自己豁达与豪迈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