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亭突兀倚青山,坐对扶桑碧海湾。的释义

小编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海

宋·释绍嵩

危亭突兀倚青山,坐对扶桑碧海湾。

万象森罗供远目,四时轮转入清谈。

潮生浦口蒹葭暮,日落城头鼓角寒。

此景此情何处是,心随明月到天关。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与禅意生活,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禅理的深刻体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高耸的亭子突兀地倚靠在青翠的山峦之上,我静坐其中,面对着东方初升的太阳和碧蓝的海湾,眼前的万物纷繁复杂,尽收眼底,四季的变换成为我们清谈的素材,潮水在河口涌起,蒹葭在暮色中摇曳,日落时分,城头上的鼓角声在寒风中回荡,此情此景,我的心随着明月飞向了遥远的天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高亭中观海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变幻,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中“危亭突兀倚青山”描绘了亭子的高耸与山势的险峻,“坐对扶桑碧海湾”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大海的开阔视野,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四季变换、潮水起伏、日落鼓角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观海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观海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诗中“危亭突兀倚青山”一句,以“危”字和“突兀”二字突出了亭子的高耸与险峻,与青山的稳重形成鲜明对比,为全诗奠定了雄浑壮阔的基调,而“坐对扶桑碧海湾”一句,则通过“扶桑”这一象征东方初升太阳的意象,以及“碧海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大海的开阔视野和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四季变换、潮水起伏、日落鼓角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观海的氛围,使全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绍嵩的禅修生活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经常游历于山水之间,以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在一次观海的旅途中,他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自然美景和内心感悟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他作为一位僧人的禅意生活和内心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