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招提境接桥山外,功德池分灞水来”,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游开元精舍》,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游开元精舍
唐·韦应物
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
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
招提境接桥山外,功德池分灞水来。
万井喧阗隔,禅林树影开。
山光悦鸟性,水色润禅心。
偶与游人语,闲将野客期。
幽怀一以合,况复此中迷。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曾任滁州、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之思著称,风格清新淡远,自然流畅,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夏日初至,衣裳渐轻,我喜爱在僧侣的居所中漫步,果园里刚下过一场新雨,香台上阳光初照,绿树成荫,白日里一片宁静,孤花绽放,标示着春天的余韵,开元精舍的环境与桥山相接,功德池的水源自灞水,喧嚣的城市被隔绝在外,禅林中的树影婆娑,山光使鸟儿心情愉悦,水色滋润着禅心,偶尔与游人交谈,闲暇时与山野之人相约,我的幽隐情怀与这里的环境相契合,更何况我已经沉醉在这片迷人的景致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开元精舍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描绘果园新雨、香台初照、绿阴昼静、孤花春馀等自然景象,以及招提境接桥山、功德池分灞水的地理位置特征,展现了开元精舍清幽宁静、远离尘嚣的环境,诗人还通过“山光悦鸟性,水色润禅心”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禅意的领悟。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开元精舍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通过对比喧嚣的城市和宁静的禅林,突出了开元精舍的清幽和脱俗,诗人还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山光悦鸟性,水色润禅心”等诗句,既描绘了自然美景,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多次遭贬谪,在仕途失意之际,他更加向往隐逸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开元精舍作为一处清幽宁静的禅林胜地,成为了韦应物寄托情感、抒发隐逸之思的理想场所,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精舍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招提境接桥山外,功德池分灞水来”这两句诗在韦应物的作品中具有代表性,但整首诗并非完全围绕这两句展开,在赏析时,我们需要结合整首诗的内容和背景来全面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