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久丹青凋画壁,春深花雨落经台。全诗是什么?

梦梦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山寺

唐·张祜

岁久丹青凋画壁,春深花雨落经台。

曲廊香径幽深处,唯有禅僧步月来。

作者简介

张祜,字承吉,唐代著名诗人,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卒于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他的一生并未得志于仕途,但才华横溢,以宫词著称,同时也擅长其他题材的创作,张祜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寺庙风光,给人以宁静淡泊之感。

译文

岁月长久,寺庙壁画上的色彩已经斑驳凋落;春意正浓,花瓣随风飘落,如同细雨般洒落在经台上,曲折的长廊和芬芳的小径通向幽静深远之处,只有禅僧在月光下悠然漫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寺的幽静与岁月的痕迹,首句“岁久丹青凋画壁”通过“岁久”和“丹青凋”两个词,展现了寺庙壁画因年代久远而色彩褪去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次句“春深花雨落经台”则以春天的花雨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山寺春日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仿佛花瓣的飘落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后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山寺的幽静与禅僧的淡泊,曲廊香径与步月而来的禅僧,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的幽静与岁月的痕迹,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宗教色彩,诗人通过对寺庙壁画、花雨、曲廊、香径等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诗人也通过“岁久丹青凋”和“春深花雨落”等意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与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祜游览山寺时所作,在唐代,佛教盛行,寺庙众多,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游览寺庙,寻找灵感,抒发情感,张祜也不例外,他游览山寺时,被寺庙的幽静与岁月的痕迹所触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同时也领略到了唐代诗歌的魅力和韵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