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公旧日安禅处,双树依然初地开。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宝公塔

唐·刘禹锡

宝公旧日安禅处,双树依然初地开。

半空跻攀呼小吏,飘风似欲去台来。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变,既有豪迈奔放之作,也有清新自然之篇,刘禹锡在政治上也有所建树,曾参与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屡遭贬谪,但其文学成就并未因此受到影响,反而更加深厚,他的作品在唐代乃至后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译文

在宝公昔日安心修禅的地方,那双树依然如同初地时一般茂盛开放,我攀上半空高声呼唤小吏,仿佛飘风都要带着我离开尘世,前往那超脱的佛台。

释义

宝公:指佛教高僧宝志公,是南朝梁代的高僧,以禅定和神通著称。

安禅:指安心修禅,进入禅定状态。

双树:通常指佛教中的娑罗双树,象征着佛教的圣地和禅修的场所。

初地:佛教用语,指菩萨修行达到的第一个阶位,也指佛教圣地的初始之地。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游览宝公塔时所作,通过对宝公旧日安禅处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教高僧的敬仰和对禅修境界的向往,诗中“双树依然初地开”一句,既描绘了宝公塔周围环境的幽静和神圣,又暗示了佛教教义的永恒和不变,而“半空跻攀呼小吏,飘风似欲去台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禅定境界的渴望和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浓厚的佛教色彩和哲学意味。

创作背景

刘禹锡在唐代中期曾屡遭贬谪,仕途坎坷,在贬谪期间,他游历了各地山水名胜,也接触到了佛教文化,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刘禹锡通过对宝公塔的描绘和对佛教高僧的敬仰,表达了自己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佛教文化的接受和融合,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