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儒老矣心犹在,诚念唐虞有野臣。的解释

生辉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野臣吟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寒儒老矣心犹在,诚念唐虞有野臣。

白发满头归未得,青山缺处望行人。

孤云落日谁相送,乱竹鸣鸦自不亲。

莫道此中无乐事,书窗灯火夜初分。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这贫寒的读书人虽然已老去,但心中的志向仍然未改,真心怀念着上古唐虞时代的贤臣风范,在这山野之间仍有我这样的臣子,满头白发却仍未能归隐田园,只能在青山的缺口处遥望那过往的行人,孤独的云朵和落日的余晖又有谁来相送呢?杂乱的竹林和啼鸣的乌鸦也显得不那么亲近,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当夜深人静,书窗前的灯火刚刚亮起时,便是我心中最快乐的时刻。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虽身处贫寒且年迈,但心中仍怀有对古代贤臣的敬仰和对国家的忠诚,他渴望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但现实却让他难以如愿,只能在山野之间遥望过往的行人,寄托自己的思绪,他也表达了在孤独和困苦中寻找乐趣的豁达心态。

赏析

这首诗以“寒儒老矣心犹在”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虽然年事已高,生活贫寒,但诗人的心中仍然怀有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贤臣的敬仰,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满头白发、归隐无望的处境,以及孤独无依、无人相送的悲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自己的孤独和困苦,在诗的结尾处,诗人却笔锋一转,以“莫道此中无乐事,书窗灯火夜初分”作结,表达了自己在孤独和困苦中寻找乐趣的豁达心态,这种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精神,正是陆游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被朝廷排挤和贬谪,在晚年时期,他身处山野之间,生活贫寒且年迈多病,但仍然心系国家大事和民族命运,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自己对古代贤臣的敬仰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在孤独和困苦中寻找乐趣的豁达心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