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春晓三生梦,茅店霜飞一夕知。的释义

小星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瀛洲春晓梦三生

唐·李中

瀛洲春晓三生梦,茅店霜飞一夕知。

海国微茫云气合,江楼明灭月华移。

孤舟夜泊寒沙外,野渡无人舟自横。

回首故园何处是,青山隐隐水迢迢。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他才华横溢,却仕途不顺,一生多漂泊流离,常以诗酒自娱,李中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瀛洲的春日清晨,我仿佛做了一场跨越三生的梦;而茅屋小店外,一夜之间霜飞满天,我瞬间明白了许多,海国遥远,云雾缭绕,仿佛与天相连;江边的楼阁在月光下时隐时现,月华如水般流转,我独自驾着小舟,在寒冷的沙滩上夜泊,野外的渡口空无一人,小舟随风摇曳,回首望去,故乡在何方?只见青山隐隐,水路迢迢,遥不可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瀛洲春晓的梦境与茅店霜飞的现实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三生梦”寓意着人生的短暂与虚幻,“一夕知”则体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顿悟,海国、江楼、孤舟、野渡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孤寂、迷茫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漂泊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首联“瀛洲春晓三生梦,茅店霜飞一夕知”以对比手法开篇,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暗示了诗人的心境变化,颔联“海国微茫云气合,江楼明灭月华移”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朦胧、变幻的氛围,颈联“孤舟夜泊寒沙外,野渡无人舟自横”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尾联“回首故园何处是,青山隐隐水迢迢”以问句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增添了全诗的哀愁与惆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漂泊异乡、仕途不顺的时期,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如意,诗人不禁产生了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反思,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担忧,在瀛洲的春日清晨,他仿佛做了一场跨越三生的梦,而现实的残酷却让他在一夜之间明白了许多,他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