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海上行
唐·韦庄
潮汐去来沧海阔,帆樯迢递碧天高。
风波一任蛟龙喜,来往何须问去潮。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坎坷经历,情感深沉,风格独特,韦庄的诗风清丽,词则婉约动人,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潮汐涨落,使得沧海显得更加辽阔无垠;帆船的桅杆高高耸立,在碧蓝的天空下远远驶去,任凭海上风波四起,蛟龙翻腾欢喜,船只往来其间,何须去询问潮汐的去留呢?
释义
首句“潮汐去来沧海阔”描绘了海洋因潮汐涨落而显得更加广阔的景象,既表现了自然的壮丽,也隐含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化,次句“帆樯迢递碧天高”则通过帆船与碧天的对比,展现了航行的遥远与壮阔,象征着人生的追求与梦想,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风浪的豁达态度,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坚持自己的道路,不为外界所动。
赏析
这首诗以海为背景,通过描绘潮汐、帆船、风波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前两句以景起兴,既描绘了海上的壮丽景色,也寓含了人生的哲理,后两句则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风浪时的从容与坚定,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他个人也经历了多次流离失所,对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壮丽有着深刻的体验,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海上航行时,面对浩瀚的大海和变幻莫测的风浪,有感而发,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通过描绘海上的景象,诗人既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也寄托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