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登楼
唐·韦庄
万垒西风接暮秋,楚天城郭暂淹留。
烟霞旧想山川满,云树微茫水石幽。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登临无限搔头思,不似当年宋玉愁。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西风萧瑟,万垒城墙连接着暮秋的景象,我暂时停留在楚天的城郭之中,心中怀念着往日烟霞缭绕、山川壮丽的美景,眼前只见云雾缭绕的树木与隐约的水石相映成趣,显得幽深而迷人,傍晚时分,鸟儿飞落在长满绿草的秦苑之中,秋蝉在黄叶间鸣叫,仿佛诉说着汉宫的秋日凄凉,我独自登上高楼,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绪,却不再像当年宋玉那样,只是单纯地抒发个人的哀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傍晚时分登上高楼所见所感,首联点明时令与地点,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颔联通过对比往昔与眼前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颈联以具体的自然景象(鸟下绿芜、蝉鸣黄叶)进一步渲染秋日的凄凉;尾联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思绪,并暗示这种思绪已超越了个人哀愁的范畴。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秋日登楼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感慨,诗中“万垒西风接暮秋”一句,既点明了时令,又营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情感深度,尾联的“登临无限搔头思,不似当年宋玉愁”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现实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诗人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流离失所,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有着深刻的忧虑和感慨,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秋日傍晚,独自登上高楼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诗人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与感慨,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历史、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与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