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少无隔宿约,橐囊充有半年钱。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客中作

唐·李中

旅梦频惊夜雨寒,一声长笛客心酸。

故园何处是归路,满目山川异故山。

文字少无隔宿约,橐囊充有半年钱。

明朝又向天涯去,多恐秋风忆旧年。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他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官职,或漂泊四方,以诗文自娱,李中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旅途风光和抒发游子思乡之情,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旅途中常被夜雨惊醒,梦中寒意袭人,长笛的一声悲鸣让客居异乡的我心中酸楚,故乡在哪里?哪条路是归途?眼前所见的山川都已不是故乡的模样,我很少拖欠文字上的约定(此处或可理解为书信往来),行囊中装满了足以支撑半年的钱财,明天我又要踏上远行的路途,只怕到了秋风萧瑟之时,会更加怀念过去的岁月。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客居异乡、思念故乡的深切情感,首联通过夜雨和长笛声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酸楚,颔联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眼前的山川与故乡截然不同,更加重了诗人的乡愁,颈联“文字少无隔宿约,橐囊充有半年钱”两句,前者可能暗示诗人虽身处异乡,但仍保持着与亲友的书信往来,后者则表明他准备充分,经济上有一定的保障,但即便如此,也无法消除对故乡的思念,尾联以即将再次远行作结,预示着诗人将继续漂泊,而秋风则成为触发回忆的媒介。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颈联“文字少无隔宿约,橐囊充有半年钱”是全诗的亮点之一,既体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即使身处异乡也不忘与亲友保持联系),又展示了他的生活态度(未雨绸缪,为远行做好准备),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使得这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李中在漂泊异乡、仕途不顺的背景下创作的,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墨客因战乱、仕途不顺等原因而四处漂泊,李中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普遍心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