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爱马词
唐·张籍
主人爱马不换妾,更与小奴裁绿衣。
鞍上蹋尘飞白鹄,靴中踏雪走青骊。
春风吹入天苑里,朝日照开玉殿扉。
只今憔悴头如雪,泪滴鞲绳夜不归。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贞元十五年(799年)进士,历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秘书郎、国子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等,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和杜甫诗歌风格相近,有“诗家之雄”之称。
译文
主人深爱着他的马匹,甚至不惜用对待妾室般的宠爱来对待它们,还为马夫裁制了新绿的衣裳,马儿在鞍上奔腾,尘土飞扬,如同白鹄在空中翱翔;靴底踏雪,行走在无垠的雪地中,追逐着青色的骏马,春风吹拂,将它们带入皇宫的天苑里,朝日的阳光照亮了玉殿的大门,然而如今,这些马儿已变得憔悴不堪,头上的毛发如同白雪,夜深人静时,它们仍不愿归来,只余下主人独自垂泪,手中紧握着鞲绳。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主人对马匹的极度宠爱,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种特殊的情感寄托现象,诗人以马为媒介,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感,同时也隐含了对人性中某些偏执情感的批判,诗中“不换妾”与“裁绿衣”的对比,突出了主人对马匹的重视程度,而“憔悴头如雪,泪滴鞲绳夜不归”则表达了主人对马匹的深深眷恋与无奈。
赏析
张籍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对马匹的深厚情感,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特殊纽带,诗中“主人爱马不换妾”一句,既是对主人情感的直接描述,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讽刺,而“更与小奴裁绿衣”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暗示了主人对马匹的照顾无微不至,甚至超过了对人的关怀,后半部分则通过描绘马儿的憔悴与主人的垂泪,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情感的深刻反思与同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张籍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观察与思考有关,唐代社会风气开放,人们对马匹等动物的喜爱与依赖程度较高,张籍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这种情感的理解与尊重,也隐含了对人性中某些偏执与过度依赖现象的批判,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张籍个人对人与动物关系的独特见解与感悟。
张籍的《爱马词》以其独特的视角与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