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编懒阅丛残夜,门掩蓬蒿足简疏。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11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宋·陆游

陈编懒阅丛残夜,门掩蓬蒿足简疏。

病后支离不自持,闲居萧散似僧居。

一庭芳草绿初匀,几树幽花晚更舒。

风暖鸟声碎,日高云影徐。

山翁对客无他事,茗碗香浮竹雨余。

作者及朝代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陈旧的书籍懒得在深夜翻阅,门扉紧掩,院中蓬蒿丛生,生活简朴而疏放,病后身体衰弱,难以自我支撑,闲居的生活萧散如同僧人一般,庭院中的芳草刚刚长出嫩绿的叶片,几树幽花在傍晚时分更加舒展,春风和煦,鸟鸣声细碎,太阳升高,云影缓缓移动,山中老人与客人相对而坐,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只是在竹雨过后,品着浮着香气的茶碗。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闲居时的生活状态,首联“陈编懒阅丛残夜,门掩蓬蒿足简疏”直接点出诗人闲居时的懒散与简朴,不愿深夜翻阅旧书,门扉紧掩,院中蓬蒿丛生,生活简朴而疏放,颔联和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闲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庭院中的芳草、幽花,春风中的鸟鸣,太阳下的云影,都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尾联则通过山中老人与客人相对而坐品茶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闲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中“陈编懒阅”、“门掩蓬蒿”等词句,表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脱,而“风暖鸟声碎,日高云影徐”等描写,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好与和谐,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闲适与自在的气息,体现了陆游晚年闲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闲居时期,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沧桑,对世俗名利已经看淡,转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闲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赞美,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境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