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自爱投閒随所如,书生端合涧边居。
青林白鸟自成趣,野水闲云得自如。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樵渔。
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徐。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喜爱这份闲适自在,随心所欲地生活,书生本就应当住在山涧边,青翠的树林与白色的鸟儿自然成趣,野外的流水与悠闲的云朵悠然自得,我不愿与世人争夺宠辱,只愿将心事倾诉给樵夫和渔夫,不知何时能回到那青山之外,月光洒满松林,微风轻拂,小路显得格外宁静。
释义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自在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远离尘世纷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诗人以书生自居,认为在山涧边居住最为合适,通过描绘青林白鸟、野水闲云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诗人也表达了对世俗宠辱的淡泊态度,更愿意与樵夫渔夫为伍,享受简单而纯粹的生活。
赏析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的山水之间,诗人也通过对比手法,将世俗的喧嚣与山居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青林白鸟、野水闲云等自然景象赋予了深刻的内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敬畏。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主张抗金而遭到排挤和罢黜,晚年,他退居山阴,过上了闲适的田园生活,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展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文学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