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踏莎行·城中春色还如此
宋·欧阳修
城中春色还如此,几处笙歌按舞腰,花下重门掩暮霄,月华如水浸楼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天,桃李春风浑过了,留连茶酒话当年。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欧阳修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开创了一代文风,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译文
城中的春色还是如此美好,几处地方传来笙歌,舞女们随着乐曲翩翩起舞,花丛下重重门户在傍晚时分紧紧关闭,月光如水般浸透了楼台。
那些骑着金鞍玉勒的寻芳客,哪里相信我的居所别有洞天,桃李在春风中匆匆开过,我在这里留连于茶酒之间,与友人谈论着当年的往事。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城中春日的繁华景象与词人自己居所的宁静对比,表达了词人对世俗繁华的淡泊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上片写城中春色与笙歌繁华,下片则转向词人自己的居所,通过对比展现词人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词以“城中春色还如此”开篇,点明时节,同时引出下文对城中繁华景象的描绘,几处笙歌、舞女翩翩,花下重门紧闭,月华如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夜景图,词人笔锋一转,通过“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天”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繁华的淡泊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下片则进一步描绘了词人居所的宁静与闲适,与上片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词人的心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今安徽阜阳)时期,欧阳修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与人生的沧桑,对世俗繁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他选择退居田园,享受宁静与闲适的生活,这首词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而成的,通过描绘城中春色与居所宁静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境界的深刻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