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飞龙吟
唐·李峤
或时化作飞龙威,长空如水何相持。
云涛翻涌千峰起,风雷激荡万壑驰。
九天之上无拘束,四海之间得自由。
莫道人间多险阻,凌云壮志未曾休。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李峤虽为唐代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李峤,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擅长五言律诗和绝句,与苏味道并称“苏李”,是初唐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有时它化作飞龙的威严,在那长空如水般清澈的世界里,它该如何保持自己的姿态呢?云涛翻涌,仿佛千座山峰在起伏;风雷激荡,万道山谷在奔腾,它在九天之上没有束缚,在四海之间得以自由翱翔,不要说人间有多少艰难险阻,它那凌云壮志从未停歇。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飞龙的威严与自由,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志向和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诗中“或时化作飞龙威”一句,形象地展现了飞龙的威严与力量;“长空如水何相持”则暗示了飞龙在广阔天地中的坚韧与坚持,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飞龙在云涛风雷中的自由翱翔,以及它面对人间险阻时的无畏与坚定。
赏析
这首诗以飞龙为象征,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志向的追求和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诗中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将飞龙的威严、自由与诗人的凌云壮志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作品,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内容)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峤仕途不顺、遭遇挫折之际,面对人生的艰难险阻,诗人没有选择退缩或放弃,而是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和克服,他通过描绘飞龙的威严与自由,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坚韧与坚定,以及对高远志向的不懈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飞龙形象的赞美,更是对诗人自己坚韧不拔精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