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桥
宋·陆游
淋河不用布帆䉶,叠石为基木作杠。
横截春流三四丈,一川烟雨过轻航。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淋河之上无需使用布帆和竹篙来划船,而是用堆叠的石头作为桥基,用木头搭建成桥梁,这座桥横跨在春天的河流之上,宽度约有三四丈,当一川烟雨弥漫时,轻舟可以轻松地通过这座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淋河上的一座桥,强调了其独特的建造方式——以石为基,以木为杠,既实用又美观,诗人通过描绘桥的坚固与河流的烟雨蒙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座桥梁的构造与功能,同时融入了自然景色的描写,使得整首诗既具有写实性,又富有诗意,首句“淋河不用布帆䉶”直接点明了桥梁的替代作用,即无需船只即可过河;次句“叠石为基木作杠”则详细描述了桥梁的建造材料与方法,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技艺,后两句“横截春流三四丈,一川烟雨过轻航”则通过描绘桥梁的雄伟与河流的烟雨蒙蒙,进一步烘托了桥梁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也体现了诗人对古代工匠智慧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游历或居住于淋河附近时期,陆游一生热爱自然,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淋河上的这座桥梁可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赞美这座桥梁的实用与美观,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对古代工匠智慧的敬佩与赞美,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向往,在南宋时期,陆游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对民族精神的弘扬,而这首诗虽然以桥梁为主题,但同样蕴含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