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如屈宋班马香,千载作者蔚相望。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文士赞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艳如屈宋班马香,千载作者蔚相望。

才情纵逸凌八荒,锦绣文章耀四方。

笔底春风生万物,毫端秋色染千章。

高吟大醉成佳话,留与人间万古扬。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袁枚开始了他三十余年的文学生涯和悠闲生活。

译文

文采艳丽如同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一般芬芳,千百年来,杰出的作者们如星辰般璀璨相望,他们的才情纵横飘逸,超越八方,锦绣般的文章照耀着四面八方,笔下春风能催生万物,毫端秋色能染就千篇文章,高声吟咏,大醉而归,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留给人间永恒的颂扬。

释义

“艳如屈宋班马香,千载作者蔚相望”两句,高度赞扬了古代文学大家的文采之艳丽,如同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等人的作品一样芬芳四溢,且这些杰出的作者跨越千年,如同繁星点点,相互辉映。

赏析

这首诗是袁枚对古代文学大家的赞美之作,首联以“艳如屈宋班马香”开篇,直接点出古代文学大家的文采之艳丽,用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等文学巨匠作为代表,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学的敬仰之情,颔联“才情纵逸凌八荒,锦绣文章耀四方”进一步赞美了这些文学大家的才情之高远,文章之锦绣,照耀四方,颈联“笔底春风生万物,毫端秋色染千章”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这些文学大家笔下所描绘的生动世界,尾联“高吟大醉成佳话,留与人间万古扬”则总结了这些文学大家的生活态度和作品对后世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学大家的敬仰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袁枚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敬仰有关,作为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袁枚对古代文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学大家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这首诗也可能与袁枚个人的文学追求和生活态度有关,他通过赞美古代文学大家,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