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乡不游游睡乡,眼花对案如迷藏。出自哪首诗?

风云12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睡乡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醉乡不游游睡乡,眼花对案如迷藏。

梦回忽觉身是客,月落正闻鸡报晓。

世事纷纷总如梦,人生草草休论忙。

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路长。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不去那令人沉醉的醉乡,却游走在梦境一般的睡乡之中,眼前模糊,对着案几如同置身于迷雾与捉迷藏之中,从梦中醒来,忽然觉得自己如同客人一般,而窗外月已西落,正听见鸡鸣报晓,世间之事纷纷扰扰,总如同梦境一般虚幻,人生短暂,何必去计较忙碌与得失,何时才能回到那青山之外,享受月光洒满、松风阵阵的悠长小径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逃避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醉乡”与“睡乡”的对比,表达了自己不愿沉溺于酒醉之中,而更愿意在梦中寻找片刻的安宁与自由,诗人也通过“眼花对案如迷藏”等句,描绘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迷茫与困惑,诗人以“何时归去青山外”的设问,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田园、享受自然之美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醉乡”与“睡乡”为引子,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睡梦中的迷离与醒来后的迷茫,进而引发了对人生与世事的深刻反思,诗中“世事纷纷总如梦”一句,更是道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失望,而“何时归去青山外”的设问,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诗人虽然心怀壮志,但无奈朝廷腐败、国力衰微,使得他的理想难以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常常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苦闷与无奈,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与逃避,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迷茫,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