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破盘词
唐·李商隐
孙郎皱玉无消息,先破潘郎玳瑁盘。
烛影摇红夜色寒,当时心事共谁看。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仕途不顺,一生郁郁不得志,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孙郎那如皱玉般的手指如今已没有消息,而潘郎的玳瑁棋盘却已被先行打破,烛光摇曳,映照着寒冷的夜色,当时的心事又能与谁一同分享和观看呢?
释义
“孙郎皱玉无消息”一句中,“孙郎”可能代指某位擅长棋艺或音乐的人物,其手指如玉般细腻,但现已失去音讯。“皱玉”形容手指的细腻与美丽。“先破潘郎玳瑁盘”中,“潘郎”则可能指另一位擅长棋艺的才子,“玳瑁盘”是珍贵的棋盘,此句意味着在棋局中,潘郎的棋盘被先行打破,暗示了某种失败或挫折。
赏析
这首诗以棋局为引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位才子(孙郎与潘郎)的不同命运,首句“孙郎皱玉无消息”以美丽的意象开头,却留下了一个悬念,让人不禁好奇孙郎的去向和命运,次句“先破潘郎玳瑁盘”则直接点出了棋局的失败,暗示了潘郎的遭遇,后两句“烛影摇红夜色寒,当时心事共谁看”则将情感进一步深化,通过烛光和夜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心情抑郁的时期,他通过描绘两位才子的不同命运,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诗中的棋局也可能象征着诗人自己仕途上的挫折和失败,而烛光和夜色的描写则进一步烘托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凄凉,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商隐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