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怀脉脉与谁说,泪滴罗衣不忍看。全诗是什么?

风云11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点绛唇·素香丁香

宋·王十朋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闷怀脉脉与谁说,泪滴罗衣不忍看。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十朋(1112年-1171年),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物推理,落笔惊人”的策论,高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因力主抗战,反对议和,屡遭排挤,终于力辞官职而归隐。

作者简介

王十朋学识渊博,诗文俱佳,才气纵横,曾自言:“我诗取法于少陵,而参之太白、山谷,欲自成一家。”他的诗风质朴自然,清新流畅,不事雕琢,多抒发爱国忧民之情和个人遭遇之愤,其词则多抒发个人情怀,风格清新婉约,情感真挚动人。

译文

落叶萧萧而下,丁香树在琉璃般的叶子下绽放出洁白的花朵,它散发着淡淡的素香,柔软的枝条很适合幽居的人欣赏,丁香无意与群芳争艳,梅花也不要嫉妒它的芬芳,丁香花就像含着春雨一样,凝结着千愁万绪,满怀的愁闷又能向谁诉说呢?泪水滴落在罗衣上,让人不忍去看。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丁香的形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绪和孤独感,丁香在落叶的映衬下更显洁白美丽,但它无意与群芳争艳,只是默默地绽放,词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丁香上,通过丁香的“含春雨”、“结愁千绪”等形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闷和孤独,以及无处诉说的苦闷。

赏析

这首词以丁香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情感,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等,生动地描绘了丁香的美丽和纯洁,词人通过“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等语句,表达了丁香的高洁和谦逊,词人通过“闷怀脉脉与谁说”、“泪滴罗衣不忍看”等语句,将自己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内心的愁闷和孤独。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王十朋仕途不顺、心情抑郁的时期,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政治家,王十朋在仕途上却屡遭排挤和打压,他内心的苦闷和孤独无处诉说,只能寄托在诗词之中,这首《点绛唇·素香丁香》就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通过描绘丁香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