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中杂感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六月一息便归来,大知小知相对语。
山深林密鸟声幽,水碧潭清映日暮。
闲云野鹤伴吾身,清风明月入吾户。
世事纷纭何足道,且把诗心寄琴书。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六月里只消片刻我便归来山中,大智慧与小聪明的人们在这里相互交谈,山林深邃,树木茂密,鸟儿的叫声显得格外幽静;潭水碧绿清澈,映照着日暮的余晖,悠闲的云朵和野鹤陪伴着我,清风明月自由地进入我的居所,世间的纷纷扰扰又算得了什么呢?且让我将诗心寄托在琴与书之间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六月归隐山林后的宁静生活,以及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诗中“大知小知相对语”一句,既表现了山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也隐含了诗人对不同智慧层次的人们的包容与理解。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林生活画卷,首句“六月一息便归来”点明了归隐的时间,紧接着“大知小知相对语”则展现了山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流,中间两联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静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尾联“世事纷纭何足道,且把诗心寄琴书”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以及他寄情于诗、琴、书的闲适生活。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他早年曾积极投身抗金斗争,但后因主张抗金而屡遭排挤,晚年,陆游退隐山林,过上了宁静淡泊的生活,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陆游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那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豁达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