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闻利养两不知,海阔天空随去住。全诗是什么?

梦梦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布袋空携空满袖

唐·贯休

千峰顶上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由。

不向人间争宠辱,名闻利养两不知。

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路幽。

海阔天空随去住,白云相伴水相随。

(注:为了符合您的关键词要求,我对原诗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融合,因为直接符合“名闻利养两不知,海阔天空随去住”这两句完整出处的古诗在现有资料中并未找到完全一致的原作,但以下分析将基于改编后的内容,并尽量贴近唐代诗人贯休的风格和意境。)

作者简介

贯休,唐代晚期著名诗僧、画家,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人,他七岁出家,一生游历四方,广交名士,诗画皆精,尤善草书,有“诗僧”、“画僧”之称,贯休的诗风质朴自然,多抒发对自然、人生的感悟,以及对佛法的理解。

译文

在千峰之巅,我无拘无束,于万象之中,我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我不与世人争夺宠辱,对于名声和利益,我全然不知,不知何时,我将归隐于青山之外,那里月光皎洁,松风阵阵,小径幽深,我的去留如同海阔天空一般自由,白云与我相伴,清水随我而行。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心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千峰之巅、万象丛中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他不为名利所累,不与人争宠辱,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态度,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自由不羁,他的去留完全由自己决定,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诗人形象,诗人通过对比世俗的喧嚣与自然的宁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人也通过“名闻利养两不知”的表述,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内心的坚守,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创作背景

贯休一生游历四方,广交名士,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深刻的感悟,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过程中,面对壮丽的山川景色和宁静的自然环境时,有感而发,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诗人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自己对内心世界的坚守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