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丹霞狮子儿
唐·吕岩
谁能掀翻窠与臼,曰有丹霞狮子儿。
啸裂长空万里云,震断九地一髭丝。
作者简介
吕岩,即吕洞宾,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吕派祖师,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他游踪广泛,曾隐居终南山等地修道,后云游四方,行侠仗义,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深得百姓敬仰,吕洞宾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被后世道教尊为全真道“五祖”之一,又称“吕祖”、“纯阳祖师”。
译文
谁能打破陈规陋习的束缚,那就是丹霞派的狮子儿,它长啸一声,能撕裂长空中的万里云彩,震动之下,连九地之下的一根细丝都能震断。
释义
“窠与臼”比喻陈规陋习或旧有的模式,“丹霞狮子儿”则象征着具有非凡力量和勇气的新生力量,整首诗通过描绘丹霞狮子儿的威猛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打破旧有束缚、追求自由和创新精神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丹霞狮子儿为象征,展现了作者对于新生力量的赞美和对于旧有束缚的批判,诗中“掀翻窠与臼”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打破陈规陋习的渴望,而“啸裂长空万里云,震断九地一髭丝”两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丹霞狮子儿的威猛和力量,进一步强调了新生力量的伟大和不可阻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象征意义。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道教中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游历四方,行侠仗义,对于社会上的陈规陋习和旧有束缚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批判,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历过程中,看到社会上的一些不公和束缚,有感而发,通过描绘丹霞狮子儿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于打破旧有束缚、追求自由和创新的渴望,这首诗也反映了吕洞宾作为道教人物,对于道教中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精神的崇尚和追求。
就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