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他白手女天子,不及沙头愚妇人。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嘲妓

唐·罗隐

若使胡姬遇汉使,

故应慵看织机人。

他年若到无恩处,

笑他白手女天子,

不及沙头愚妇人。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的模拟作品,历史上罗隐虽有多首讽刺与调侃之作,但此具体诗句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中,而是为符合题目要求而构思。)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晚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讽刺诗人,他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投奔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以讽刺现实、针砭时弊著称,语言犀利,风格独特,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倘若让那胡地的美人遇见汉朝的使者,

想必她也会懒得去看那辛苦织布的汉家女子。

将来若是有朝一日她落入了无情无义之地,

到那时,人们会嘲笑那位白手起家成为女天子的她,

竟然还不如那沙头边朴实无华的愚笨妇人。

释义

此诗通过对比,讽刺了那些凭借美貌或权势得意一时,却最终可能因失去依靠而陷入困境的女子,前两句以“胡姬”与“织机人”作比,暗示美貌与勤劳之间的反差;后两句则直接点出主题,用“白手女天子”与“沙头愚妇人”的对比,表达了对那些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内心空虚、缺乏真正生活智慧之人的嘲讽。

赏析

罗隐此诗,以其独特的讽刺手法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诗中通过鲜明的对比,不仅揭示了美貌与智慧、权势与幸福之间的复杂关系,也表达了对真诚、勤劳、质朴品质的赞美,诗人以幽默而尖锐的笔触,讽刺了那些依赖外在条件而忽视内在修养的人,提醒人们应珍惜真正的幸福之源,而非盲目追求表面的风光。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模拟之作,但若将其置于罗隐所处的晚唐社会背景之下,可以想象,当时社会风气浮躁,权贵阶层追求享乐,忽视道德与智慧的培养,罗隐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忧虑,遂通过诗歌这一形式,以讽刺与调侃的方式,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唤醒人们的良知,引导社会风气向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