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将四海欢声里,酿作慈皇万寿杯。出自哪首诗?

梦梦148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万寿山庆成宴进诗

清·张廷玉

圣主垂衣御八荒,

群英毕集庆明堂。

都将四海欢声里,

酿作慈皇万寿杯。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廷玉(1672年-1755年)

朝代:清朝

作者简介

张廷玉,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代重臣、文学家、史学家,康熙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保,封三等伯,历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以敏练称,康熙时编订《康熙字典》,雍正时撰《雍正实录》,乾隆时主编《明史》,晚年著有《澄怀园语》、《澄怀园诗文集》等,张廷玉一生为官清廉,谨小慎微,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重要政治人物,对清朝政治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译文

圣明的君主穿着礼服统治着广袤的天下,

众多英才汇聚一堂共庆盛典在明堂之上。

要把四海的欢声笑语都收集起来,

酿造成一杯杯美酒,献给仁慈的皇帝以祝万寿无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皇帝万寿庆典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对圣明君主统治下国家繁荣昌盛、四海升平的赞美之情,诗中“圣主垂衣御八荒”描绘了皇帝统治天下的威严与广袤,“群英毕集庆明堂”则展现了庆典上英才汇聚的盛况。“都将四海欢声里,酿作慈皇万寿杯”两句,更是将四海的欢声笑语化作美酒,献给皇帝,寓意着天下百姓对皇帝的敬爱与祝福。

赏析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清朝皇帝万寿庆典的宏大场面,又表达了作者对圣明君主和太平盛世的赞美,诗中“圣主垂衣御八荒”一句,以“垂衣”象征皇帝的圣明与仁德,以“御八荒”描绘其统治的广袤与威严,形象生动,气势磅礴。“群英毕集庆明堂”一句,则通过“群英毕集”展现了庆典上英才汇聚的盛况,突出了庆典的隆重与热烈。“都将四海欢声里,酿作慈皇万寿杯”两句,更是以巧妙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将四海的欢声笑语化作美酒,献给皇帝,既表达了天下百姓对皇帝的敬爱与祝福,又寓意着国家繁荣昌盛、四海升平的太平盛世。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廷玉在清朝皇帝万寿庆典上所作,作为清朝三朝元老,张廷玉对皇帝的敬爱与忠诚是显而易见的,在万寿庆典这一重要时刻,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圣明君主和太平盛世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清朝皇帝万寿庆典的宏大场面和英才汇聚的盛况,这首诗不仅是对皇帝万寿庆典的庆祝,更是对清朝政治稳定和发展的一种肯定与赞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