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坐有感
唐·李商隐
孤灯寂寂夜萧萧,冷月凄凄照寂寥。
惊看七步来长句,直过三更坐老夫。
心随境转情难定,梦逐云飞意未休。
欲问浮生何所寄,唯将心事付东流。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孤灯在寂静的夜晚发出微弱的光,冷月凄凉地照耀着这无边的寂寥,我惊讶地看到(或想到)七步之内就能吟出长篇诗句的才华,直到三更时分我还独自坐着,思绪万千,心情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难以安定,梦境随着云朵的飘荡而意犹未尽,想要问这浮生的归宿在哪里,只能将心中的事情都付诸东流的水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自坐对孤灯冷月的寂寥心境,以及对自己才华和人生境遇的感慨,首联通过“孤灯”和“冷月”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颔联中的“惊看七步来长句”暗指曹植七步成诗的才华,诗人以此自比或表达对某种才华的惊叹,直过三更坐老夫”则表现出他深夜不眠、思绪万千的状态;颈联进一步抒发心情的难以安定和梦境的意犹未尽;尾联则是对人生归宿的追问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哀婉的意境,诗人以“惊看七步来长句”自喻或表达对才华的珍视和惊叹,同时以“直过三更坐老夫”表现出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和感慨,颈联和尾联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饱满和深刻。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内心充满了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和感慨,在寂静的夜晚,他独自面对孤灯冷月,思绪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表达内心情感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才华的珍视、对人生境遇的无奈以及对人生归宿的追问和思索。